本文作者:huangp1489

大学怎么选专业,报考大学怎么选专业

huangp1489 08-08 12
大学怎么选专业,报考大学怎么选专业摘要: 大学选专业该如何选择?未来就业哪个方向比较好?学校如何选择适合的专业?大学选专业究竟是为了什么?大学选专业该如何选择?未来就业哪个方向比较好?IT互联网方向是很不错的方向,现在互联...
  1. 大学选专业该如何选择?未来就业哪个方向比较好?
  2. 学校如何选择适合的专业?
  3. 大学选专业究竟是为了什么?

大学专业该如何选择?未来就业哪个方向比较好?

IT互联网方向是很不错的方向,现在互联网已经被我们每天都在应用,无论是做什么都接触到IT技术,并且IT行业目前是所有行业薪资最高的。

可以了解一下北大青鸟佳音校区,北大青鸟佳音校区是北大青鸟的代表校区,也是一家全专业校区,无论是教学经验还是师资团队都是非常优异的,可以到校实地考察一下。

这个一定要结合自己兴趣爱好,不然是会影响一辈子的,和你以后考研工作都有很大关系。平时多在网上查找院校和专业信息,以及这个专业未来是从事哪个行业,可以做哪些岗位,大致工作内容是什么等等。

大学怎么选专业,报考大学怎么选专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数据说话,《20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7月9日正式发布。报告的研究对象为毕业半年后(2019届)、三年后(2016届)和五年后(2014届)的普通高校大学毕业生。该报告自2009年首度发布以来,至今已是第12次发布。

具体网上有售,不过102.4元的标价真心不建议买,我摘取了部分摘要供你参考

月收入前20专业类

大学怎么选专业,报考大学怎么选专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越来越好的专业

绿牌专业指的是失业量较小,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高的专业,为需求增长型专业。行业需求增长是造就绿牌专业的主要因素,连续绿牌说明相关专业就业优势具有持续性。

越来越差的专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红牌专业指的是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的专业。这与相关专业毕业生供需矛盾有关。红绿牌专业反映的是全国总体情况,各省区、各高校情况可能会有差别。

未来趋势:

2019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比例最大的行业类是“教育业”(就业比例:15.9%),同时与2017届相比增幅也较高,为8.2%。具体来看,在“教育业”的就业增长主要是“民办中小学及教辅机构”(2019届就业比例:7.6%)、“公办中小学教育机构”(2019届就业比例:6.1%)的需求增长,较2017届增幅分别为20.6%、7%。其他就业比例较大且增长较多的行业类还有建筑业(2019届就业比例:8.9%),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019届就业比例:8.9%),各类专业设计与咨询服务业(2019届就业比例:5.8%),文化体育和***业(2019届就业比例:4.6%),人才需求分别较2017届增长6%、4.7%、7.4%、18%。

2019届高职毕业生就业比例较大的行业类是建筑业(就业比例:11.1%)、教育业(就业比例:7.8%)。与2017届相比,到“教育业”就业的高职生比例增幅也较高,为20%。具体来看,在“教育业”的就业增长主要是“教辅及培训机构”(2019届就业比例:2.9%)、“幼儿与学前教育机构”(2019届就业比例:2.5%)的需求增长,较2017届增幅分别为26.1%、19%。其他就业比例较大且增长较多的行业类还有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019届就业比例:5.8%),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2019届就业比例:4.7%),住宿和餐饮业(2019届就业比例:3.9%),人才需求分别较2017届增长13.7%、6.8%、21.9%。

学校如何选择适合的专业?

首先,要看自己的兴趣在哪些方面,可以做一些关于职业兴趣的测试,看自己的兴趣主要在哪方面,自己的能力能胜任哪些职业,交叉对比看还有哪些适合自己的职业。

其次,挑选专业时也不能一昧凭自己的喜好,同时也要考虑日后的就业情况和发展路径,自己想要发展地区的需求量等等因素。

最后,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再选择对应的学校,尽量选择等级高一点的学校,即使算冷门专业也没有很大影响,因为好的学校对应的教学质量和扶持会好得多。

专业这个问题确实很让人头疼,不知道有多少学生选择了自以为不错的专业,结果现实与自己的认知有很大的差距,要么纷纷转专业,要么就浑浑噩噩熬过四年。

首先我们要明白专业最好是与自己兴趣有关的,但是自己对专业并不了解,很多名字听起来不错,学习内容甚至就业都大相径庭,最好的办法就是到知乎,贴吧去看看过来人的经验,真正明白这个专业是学什么的,就业是怎样的,把一切都了解清楚之后再选择,可以避免很大一部分的认知误区,至少让自己不后悔。

如果自己的兴趣中没有自己合适的专业就先选择自己不反感,且就业前景好的专业吧,不然一个不喜欢的专业要学四年多还是很让人痛苦的是吧。

至少我们当年高考的时候学校没有和我们说这些,都是说什么要努力学习,成绩才是最重要的,殊不知方向是前提啊,反正我的专业都是随便选的,毕竟当年年轻不懂,现在后悔也晚啦,只希望后来人不要走我的老路吧!


第一步自我认知,明确目标——梳理好自身的各项基本情况,明确自己想做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第二步职业探索,锁定专业——梳理好家庭经济与人脉情况,了解职业有哪些细分,需要读哪些专业,哪个院校有这些专业,哪家院校的这个专业更强更有实力。

第三步地域评估,梳理院校——与父母一起沟通各自的要求或想法,明确自己愿意去哪里,高考的分数可以读哪些大学及专业。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听取孩子的意愿,作为择校参考。家长朋友们切不能用自己的过往和经历来附加在孩子身上,强迫性选择专业院校,导致孩子失去大学的美好学习生活。因为专业的选择一定程度上影响就业,就业工作一定程度上影响以后的生活节奏和环境。

2/5

二是考虑分数对比。结合前2至3年各院校录取提档分数与本科划线分数进行对比,初步判断超过本科线多少分,录取相应院校的比例较大。比如:去年一本分数550分,而选择的院校提档分数线在560-565分,那么去年就是超过一本线15分作为报该学习的依据,利用该方法倒退几年,作为选择依据。

3/5

三是联系相关院校招生办。在选定学校后,可以向该院校招生办进行咨询,特别是考分与本科线刚过几分时,招生办老师会通过学习招生规律给出建议,适合报哪些专业,哪些专业热门不能选的建议。(个人亲身经历咨询过)

4/5

四是专业与学校难以兼得。(该条内容考的好的学生不用参考)有些学生分数刚过线,在报学校时不建议选择省外招生较少的学校,录取几率较小,建议选择本省或地区招生多,就业好的学校。当然如果有深造的想法,建议可以降低级别选择好学校。比如:考分刚过一本线,这种情况一本进入一本院校难以进入好专业,建议选择好的二本院校,好的学校对以后深造有极大帮助。

5/5

五是大专和三本的选择。个人建议家庭条件好点的还是读三本院校,因为三本毕竟是本科,在毕业后不管怎么说是本科院校毕业,找工作还是比大专要好,而且随着教育的发展,人们的学历普遍都在提升,读三本院校有利于深造的选择。

注意事项

18考研人去现场确认信息了,19考研人也是时候决定自己要不要考研了,如果决定好了考研,接下来就是学校和专业的选择了,那么,如何才能选到最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呢?文都名师为你指路!

专业当然是以自己专业为主,选择自己大专业下某一小专业方向即可,如果不知道自己专业下有哪些小方向可以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首页有“硕士目录”栏,打开后即可查询。小专业的选择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俗话说“兴趣是人的第一老师”,因而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才能事半功倍,选择容易考而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即使考上了,读研的时候你会过的很痛苦。

如果有跨考的想法,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也都是可以去尝试的,文都名师温馨提示:关联性比较强的专业之间可尝试跨考,文理这种跨度比较大的最好不要尝试,特别是文跨理,基础知识这一关就很难通过,因为理工科考研基本是考数学的,而文科在大学期间很少学数学,即使学也只是大学数学的一点皮毛,不足以应对考试

学校的选择主要考虑的还是你读研的目的和你对环境的要求了。如果只是想要一个研究生文凭而已,那就可以选择一些比较容易考的学校,判断学校好不好考可以查看学校某专业是否有大量的[_a***_]名额,选择的时候可以从211学校入手,211学校属于一种比较中和的选择,它既不像985学校那样难考,又比一般学校多一层光环。如果你想好好做学术,那就要弄清你选择的专业开设学校中的排名情况,根据学校在该专业中的实力去选择学校,这样的学校实力雄厚,***丰富,对于潜心做学术的同学是很好的选择。

在选择学校的时候还有一个因素要考虑,那就是学校所在城市的选择,这个可以按照自己喜好来选,是南方还是北方,是东部还是西部,毕竟是接下来要生活三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地方,要慎重!如果有特别明确的目标,这一个因素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大学选专业究竟是为了什么?

说到选专业,则是事关今后的就业方向和发展前景。那么在高考填报志愿中,如何选择合适的专业呢?推荐三种方法来为选专业做参考:

一、根据性格选专业

从性格类型开始着手:

1、性格外向型——爱说、想说、敢说,这类同学比较适合报政、经、管等社会学科

2、性格内向型——不爱说、不想说、不敢说的同学比较适合学文、史、哲这类研究性的学科;

3、动手能力特别强——爱动、好动的同学比较擅长学工科

4、逻辑思维能力特别强——可以考虑学理科

家长可以对照着看一下自己的孩子特别突出的是哪一项或者哪两项,以此综合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圈定想报的专业。(以上建议仅供参考)

二、按排除法选专业

了解途径

在圈定自己的专业目标时,一定要在了解基础上进行选择,不能不了解而随意选取。各专业相关知识大致包括5个方面:

1、了解专业内涵

2、了解课程设置

3、专业的就业方向

4、专业的就业形势等情况

5、本专业将来有无读研的必要

选择步骤

在对学科、门类有一定的了解后,可以参考以下步骤,进行近一步的圈定目标专业:

1、首先确定想选择的学科门类

2、再把列出门类下的具体学科,进行2次选择(如果不好选,可以***用排除法,把不喜欢的排除)

3、在圈定的专业中,结合自身的高考分数、地域意愿等综合选择专业目标。

三、考虑身体状况和经济条件等

1、考虑自己孩子的身体状况考生的身体状况直接影响录取,考生应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自己的体检结果填报志愿,对因身体条件学校不予录取的专业,或者考生不宜选报、就读的专业,要谨慎填报。

2、家庭经济条件根据自己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选择适合的院校和专业,也要了解学校和专业的收费标准

3、家长的人脉关系也就是此专业家长可不可以为孩子将来就业提供渠道支持。

01什么专业才是好专业?

1.“热门专业”就是好专业?

每年被问得最多的问题之一便是:“现在什么专业最热门?”

按照这种思维方式来选填高考专业的考生和家长是非常多的。所谓“热门”专业,也就是那些家长关注度高、考生报考热情度高的专业。譬如,金融、外贸、财会、计算机等,多年来一直是炙手可热的“热门”专业。

“热门”专业之所以受到考生家长青睐,主要是因为考生和家长认为其就业率比较高,对应的就业行业环境好、待遇高。

但在实际招生过程中,“热门”专业受热捧的原因更多是由于招生计划数引起的。因为全国大部分院校都开设了以上专业,招生计划数如此之多,必然在报考人数上蔚为壮观,俨然“热门”。

但这种“热门”专业的开设也给四五年后的毕业生造成了就业压力——“供过于求,就业撞车”。

“热门”专业报考时,招生***数远远多于社会市场的人才需求,“热门”专业到了找工作的时候就只能是部分人的“热门就业”。

这就不难理解就业率较低的专业中,会出现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经济学工商管理等曾经“热销”多年的专业。

热门专业不等于高就业率,而且热门的专业也并非一成不变,以前师范类专业一直是传统“冷门”,很多人不想当老师,不愿意报考师范类,但随着近年教师待遇的提高加上职业的相对稳定,已经开始有很多考生争相报考师范类专业。

而随着能源战略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不断提升,以前一直身处“冷宫”的“农林地矿油”也在逐渐升温。

02“就业率高”的专业就是好专业?

不可否认的是,上大学选专业的终极目标之一就是为未来的就业做准备,填报高考志愿是否要考虑就业因素,答案是肯定的!

但在运用“就业率”来作为选择专业的参考依据时,我们不能仅凭就业率的数字高低来做判断。

不同于过去***经济时期的毕业生,需要拿到用人单位的报到证才算是就业了,现在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口径比较宽泛,无论学生是打算自主创业还是将来做自由职业者,只要学生离校时向学校提供了一个今后的就业去向,都被视为就业率的统计依据。

随着就业形势越发严峻,报考研究生的人数也持续增加,很多大学把考研人数也计入就业率中,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隐性就业”。

因此大学统计出来的就业人数里,不仅包括实际参加工作的毕业生人数,还包括考研、出国留学、自主创业以及灵活就业的人数。

这个就业率数字并不能代表毕业生参加工作的实际情况,与人们对各类专业就业率的实际定位也有一定的差距。

此外,考生和家长在参考就业率数据时,还需要注意到:

并非某所高校的就业率高就代表着这所学校所有专业的就业率都高;并非统计出来某个专业的就业率比较高,就代表这个专业在任何一所学校的就业率都高;并非某个专业有了高的就业率,就代表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很高。

03“录取分数高”的专业就是好专业?

各个专业录取分数有高有低,高校录取分数高的专业基本上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谓的“热门”专业,因为考生和家长在志愿填报的过程中大多有“不能浪费分数”的从众心理

认为高分数就要报考高录取分的专业,如果考了680分能报最热门的金融类专业,绝不填自己心里更喜欢的物理学,最好录取的时候还是“压线录取”,这样就完全不吃亏了。

这种想法在考生和家长群体中普遍存在,但填报高考志愿不是做买卖,讲究钱物对等,考生选择专业,还要兼顾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理想志向。

如果上大学后由于你对这个专业不感兴趣而没有打好扎实的基础,那再好的专业对你的人生发展也意义不大。

事实上,专业录取分数的高低只能反应报考热度的高低,不能作为判断专业好坏的依据。

04“高薪职业”对应的专业就是好专业?

既有“前途”也有“钱途”,是很多家长给孩子选择专业的标准之一,他们经常会参照网上的一些“高薪职业排行榜”,以职业定位来筛选专业。

虽然我们也鼓励考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时将职业作为考虑因素,但仍需提醒家长的是,专业不完全等同于职业,不一定是大学读了什么样的专业,未来就会做什么样的工作。

在实际就业中,当今社会上能直接从事和自己在大学所学专业对口工作的人并不多,能一次就业就到位的人也不多。

专业与职业联系紧密的多是些工科类专业(如土建类、航空航天类)和医学类专业,即便是这些专业,对口率达到40%就已经是非常高了,大部分专业的职业定位是模糊的。

05专业名称看起来好的就是好专业?

几年前曾经接触到一名考生,因为一本批次志愿没填好,最后以高出一本线30多分的成绩考入了沈阳某二本批次招生院校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但第一个学期结束后他退学了。

这位同学物理和数学成绩都特别好,一心想读计算机类专业,以后当一名IT精英,所以虽然“高分低就”了学校,但觉得所幸录取到了心仪的专业。可等半个学期读下来,他却发现这个“信息与计算科学”并非计算机类专业,而是一个数学类专业,主要掌握数学分析、计算方法概率论等。

通俗说来,它与纯数学的区别就在于,它研究的是如何算得更快,讲究的是计算的技巧,注重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计算机只是它的***计算工具而已,与这位同学设想的计算机硬件设计、软件开发相差甚远。面对着不满意的大学和不喜欢的专业,他不得不退学复读,走进“高四生”的队伍。

上述这位考生就是从专业的字面上去想当然认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习的是计算机的相关内容。类似的让人容易望文生义、产生误解的专业还有很多,譬如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既不属于生物科学类,也不属于医学技术类,而是属于工学里的电气信息类。该专业主要研究方向是运用工程技术手段,研究和解决生物学和医学中的有关问题,毕业后多到企业从事医疗器械的设计、制造和研究等工作。

再比如信息***管理专业,实际上是由档案馆专业更名发展而来的;公共事业管理(师范)专业,实则就是教育学专业。

很多新增冠以时髦专业名称的“全新专业”其实就是一些以前的专业根据时代的需要和专业的发展换上了新包装,用“新瓶”装了“旧酒”,考生和家长切不可“以貌取人”,一定要深入了解专业真正学习哪些内容,培养的又是方面的人才。

06名牌大学的专业都是好专业?

在指导志愿填报的过程中,经常听到家长这样说:“只要能上名牌大学,读哪个专业都无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名牌大学里所有专业都是好专业。”

实际上,名牌大学并非所有专业都是优势专业,都是业内水准最高的专业。

譬如,如果你立志成为一名心理学家,选择北师大可能就优于就读清华大学

另外,由于几年前盛行的“并校”热、“改名”风,很多“新”学校相继诞生,它们中不乏名校并入了三五所普通高校的,自然很多并入的专业实力也就比较一般。名牌大学的专业不都是好专业,而有些学校的名气不是很大,但是这些高校里的部分特色专业实力却不容小觑。

比如,武汉理工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与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并列;中北大学的“仪器科学与技术”,号称“中北第一、清华第二”。

因此,考生和家长不能只盯着“名牌”二字,有名校情结很正常,***都想优秀,但不能盲从随大流,看名气也要重实际,考生和家长还是要根据自己的综合情况去选定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如果一所学校的综合排名不是很靠前,但其中某一专业非常的牛,这样的学校含金量也不低。

07在这所学校是好专业,在其他学校都是?

一个专业如果被认定为是某所学校的好专业,往往意味着这个专业是这所学校的王牌专业或是特色专业,我们通常以“重点学科”或“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来了解一所高校的优势特色专业。

相同的专业在不同的学校,差异可能很大。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专业实力上的差异。由于学校的办学历史、师资力量、教学硬软件以及社会声誉不同,同一专业在不同学校所占的地位不一样,就业率和就业层次也有所不同。

如果这个专业属于这所大学的拳头学科,哪怕是“冷门”,也一定有市场,这个“冷门”的好专业往往办学历史长,在行业内认可度高,就会有对口的行业内单位专门冲着这个拳头专业到学校举办专场招聘会,就业自然不愁。

另一方面,相同专业在不同的学校,其所学的课程、发展的方向可能差异也非常大。比如说同样是“***矿工程”专业,在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偏重于煤矿开***领域,但在中南大学,则偏向于有色金属领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生物技术”主要研究的是动植物的基因问题,江南大学的“生物技术”主要研究的是发酵工程,二者研究的方向完全不同,没有可比性。

因此,对照不同学校的相同专业,不仅要看这个专业在专业领域的地位,还要看专业内涵本身,这个专业内涵主要指专业的培养目标、主干课程、就业及研究领域等。

08被推荐的专业就是好专业?

对于大部分的考生而言,在高考之前根本不会花费时间去了解专业,因此他们对专业基本没有概念,有明确专业意向的孩子少之又少:“不知道喜欢什么专业,不知道以后想做什么……”到了填报志愿选择专业的时候,往往只能听从父母建议。

而很多父母对专业的了解也是比较单一和盲目的,他们的渠道主要是参考就业率、排行榜以及听从亲朋好友的推荐,最终又回到了“热门”专业、“高薪”专业、“高就业率”专业就是好专业的选择误区上。

选择专业需要具备远见和洞察力,家长朋友常常被自己的经验所蒙蔽,如果家长对过去的经验,特别是有时成功的经验过分执著和强势,就会把孩子的未来的发展限定在自己想象力和经验的范围内。

什么是“好专业”,始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被推荐的专业并不一定就是最适合考生的专业。

09孩子喜欢的专业就是好专业?

随着近年来家长们对高考志愿的重视,有些家长在听了专家、学者的建议后,对孩子的专业选择态度开明起来,不再盲目追求“高新热”,转而尊重孩子的意愿:“只要孩子喜欢,有兴趣学的,就是好专业!”

但孩子喜欢的真的一定是好专业吗?就有一位这样的考生,平日里特别喜欢上网,爱好玩网络游戏,于是在填报志愿的时候父母和他自己都理所当然地选择了计算机专业。

但他到了学校却遭遇到学习障碍,主要缘于他高中时期的数学和物理都学得不好,因此在计算机的专业课上难以跟上进度。

表面浅显的喜欢并不完全等同于有兴趣、能学好,喜欢上网玩游戏并不等于就是爱好计算机科学,更不等于可以当软件专家。

在孩子没有明确的专业兴趣倾向、高考复习时间又紧张的情况下,家长的有效介入和帮助对考生而言是很重要的。

家长可以根据对自己孩子兴趣爱好、学科特长的了解程度,在尊重孩子意愿的基础上,通过详细的资料搜集和理性的判断选择,帮助考生提前筛选、了解、考察适合他的“好专业”。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slamicrednecks.com/post/60038.html发布于 08-08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