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huangp1489

大学大学之道,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

huangp1489 07-08 16
大学大学之道,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摘要: 怎么理解“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怎么理解“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儒家的“仁者爱人”又一个解读所谓“仁者”,不是外在有个“仁”在,而是内置...
  1. 怎么理解“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怎么理解“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是儒家的“仁者爱人”又一个解读

所谓“仁者”,不是外在有个“仁”在,而是内置于心,从内而外发出来的,所以是“明明德”,“明德”即是内在所有,孔子称为“仁”,孟子说是“善”,一个自然意义的人要成为一个社会意义的“人”,需要做的就是“明”的功夫。

所谓“爱人”也就是“亲民”,这里分成了两端,其实是一体,只不过在说的时候,把他们分开。在“明”的过程,一定是亲民的,因为儒家仁者爱人的功夫,就是在日用伦常,日用寻常。如果从修身的角度,那只有“明明德”,如果从日常生活来看,就只是“亲民”。并且“明”的过程,“亲民”的过程,是没有穷尽的,只是“止于至善”。

大学大学之道,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大学之道:修道之方法(大学即道学);

在明明德:在于明心见性,体悟大道;

在亲民:体悟到生命本是共同体,爱众生就是爱自己,于是践行无我利他无私奉献

大学大学之道,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止于至善:达致良知,与道合一,获得无上正等正觉!

由此可见,儒、释、道圣所见略同。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本句出自于春秋时代曾参所撰写的《大学.右传之首章释明明德》。

大学大学之道,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大学”据东汉经学家郑玄注,即“大人之学(做大人的学问)”。古代,八岁入小学,十五岁,聪明灵秀者被选入“大学”。道,道德、道理。“大学之道”,定中词组,结构助词“之"将定语“大学”同中心语“道”连接起来。之,的。“大学之道”,译为“做大人学问的道理”。三个“在”字皆为动词,在于。第一个“明”字,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即形容词“明”带上宾语“明德”则活用为动词,使动用法,译为“使……彰明”。第二个“明",形容词,定语。光明,清明。德,道德,修养。“在明明德”译为“在于使光明的道德更加彰明”。亲,通“新”。新,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因“新”字带上宾语“民”而活用如动词,使动用法,译为“使……变新”。“在新民”,在于使民众百姓变成新人。止,动词。朱熹注:“止者,必至於是而不迁之意。”止,至而不迁,“不迁”即停止,达到就停止。於,介词,到。至,程度副词,最、极。善,形容词,好,高明,美好。“在止於至善”,译为“在于达到最完美最高的道德境界为止”。“明明德”,“亲(新)民”,“止於至善”,“此三者,大学之纲领也”(朱熹注)。

这句话出自《大学》,原文较长,择录一二:

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善。知止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译意:《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高尚的德行,在于关爱人民,在于达到最高境界的善性。

从现代人的思想来解读,这句话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

一,高尚美好的愿望。

德字的演化:

德的含义——有三个层面的意思:

1.德就是品德。亦即人性,人品,品格。也就是人性善良,品质优良,品格高尚。正所谓:上善若水。

古代思想家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亦即:最好的美丽就如同水一样。水不仅是一种物质,在伟大的思想家眼中水还是***的化身。利万物而不争,润物细无声。

2.德就是意志。信义,信念。亦即:向上向善的情绪、情感,也就是健康的心理、积极的情结、美好的情趣。在伟大的思想家眼中水还是哲学的本喻:水,柔而能克刚,滴水而石穿。并且顺流而下,东流到还不复回……

3.德就是道义。遵循为人准则,也就是遵照做人的原则和底线。在伟大的思想家眼中,水是道德的载体:静而能映物,动而能变化。纵使千变万化不改润物之本色。荡涤污浊而包容……

道德的内涵、要求

1.严私德——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一是尊老爱幼,孝敬长辈。二是关心爱护幼小,扶持弱小,。三是夫妻之间举案齐眉,相互关照,兄弟姐妹之间相互提携,相互帮助。

2.守公德——处理好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处理好与各种社会角色人的关系!单位涉及到的的领导,同事,人民群众的关系。首先要知道自己是领导的下属,要尊重领导的尊严,服从领导的领导,听从领导的指挥;其次明确自己是同事的合作伙伴,工作中要识大体,顾大局,求大同,存小异;三是明白自己是人民群众的公仆,要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中为了群众,时刻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slamicrednecks.com/post/51452.html发布于 07-08

阅读
分享